::: Previous

如何讓青春期孩子說出成長的煩惱?

發佈日期: 2023-02-03

收藏

作者:


       這幾年在家長與青少年的輔導工作中,家長最常問我的其中一個問題是︰「我想關心孩子,但他卻不想跟我說,該怎麼辦?」
       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很敏感,他可以感受的到「你是不是真的想要關心我」,還是「我如果跟你說了就會被罵」。例如:當父母詢問孩子學業成績?孩子若如實回答,父母很可能會說︰「怎麼考這種成績?」或「一定是一直玩手機才考這種分數!」,而不是說︰「你這次考得不太理想,怎麼了嗎?有沒有需要爸媽協助的地方?」。
       許多孩子過去的經驗往往是「我講了就被罵」,因此,孩子學會隱瞞,或是報喜不報憂。當孩子越不想主動述說,父母就越著急著想知道,甚至偷翻書包、翻日記,若孩子覺得隱私被侵犯,往後溝通就更加困難,如此一來,形成了惡性循環。
       我也會告訴家長,因為父母身兼負管教的責任,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不想跟父母說心事,這並不是父母的錯,因為同時身兼管教者和輔導者,這兩個角色定位本身就是部分衝突的。

那父母可以怎麼說,孩子才不會覺得總是被罵呢?
       建議可以先同理孩子的感受,同理有個簡單的公式-複述語意+情感反映。例如︰孩子今天回來抱怨心儀的同學突然不跟他講話了!
父母可回應:
「你的同學今天突然不理你,你是不是會覺得有一些難過。」
「你的同學今天不跟你說話,你好像有點擔心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。」

請不要這樣做︰
1.幫孩子反省自己,如︰「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讓他討厭你?」
2.或是說︰「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問他不理你的原因?」,因為用「為什麼」這個詞,可能會讓孩子感受到被質疑。
3.有些父母還會給不妥適的建議,如「他不理你,你可以去找別人啊,你不是跟XXX也很好?」,因為這並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。

       以上這三個問句雖然可以幫助孩子思考,但孩子在生氣、難過或遭遇困難的當下,是較難以理性思考的,此時孩子需要較多的是「陪伴」,而不是「建議」,因此,父母可以先同理孩子的感受,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,情緒得以被穩穩地接住,這樣接下來的溝通就會更加容易,親子關係也就隨之增溫了。


Next